中成药行业的“变与不变”。
近年来,中成药行业的跨周期属性凸显,其中蕴含不小的挑战,也存在庞大的机遇。站在这一特殊拐点上,相关企业的求变意识越来越强烈。此时此刻,我们也迫切需要一个范例和样本,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中成药行业的创新路径。
第五届医药流通贸易大会暨第五届医药零售业大会(又称“第五届星辰会”)就提供了一个观察点位。在第五届星辰会召开期间,我们通过与重庆多普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普泰制药”)副总经理甘一面对面对话,进一步看到了中成药行业的“变与不变”。
21年耕耘,老牌药企走出了怎样的品牌路?
“我们专注做中成药做了21年。”甘一说。据了解,多普泰制药于2004年成立,2014年在新三板挂牌(创新层)。多年耕耘下来,多普泰制药已尽显一家老牌药企的底蕴。
产品矩阵十分丰富,是这家老牌药企最突出的发展特质之一。多普泰制药官网显示,公司以多普泰制药、多代制药、和泰制药、龙都药业为依托,打造了茶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片剂、大健康食品等品类,并实现了对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补益等领域市场需求的覆盖。围绕这样的产品矩阵,多普泰制药也已经走出品牌化的发展道路。
接受采访时,甘一重点突出了两条品牌路。其一是“茶郎中”,该品牌可以说是“药茶文化传承和创新”时代趋势的集中体现。
具体而言,“茶郎中”品牌专注国药准字中药袋泡茶布局。这类产品是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下,以药品确切的功效+专业特色的制作工艺,将古代传统制剂汤剂、散剂与茶饮有机融合发展的一种创新剂型,兼具中药功用和茶饮口感,同时具有吸收快、作用迅速、携带服用便利等特点。
据甘一介绍,目前“茶郎中”品牌持有10个国药准字的茶剂批文,核心产品包括八珍袋泡茶、茸杞补肾健脾茶、降压袋泡茶等,其中八珍袋泡茶去年全网线上销售额已经突破了1亿元。
另一大品牌为“多泰”,专注布局国药准字家庭常备中成药,覆盖了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领域用药需求,目前也拥有多项独家批文,代表产品包括脉血康胶囊、乌贝胶囊等,市场销售成绩同样不俗。
中医药行业新周期,抓住增量,积极求变
2024年末,中康科技中药产业大数据中心曾对中成药行业趋势进行了总结和预测,其从“2024前三季度72家中成药上市企业总营收同比下滑2.76%,净利润总和同比减少9.64%”的现状中,看到了政策环境、终端需求等方面的变化,指出“中医药企业正在面临跨周期挑战,产品和渠道存量空间收窄”。
但与此同时,中成药产品仍有爆发之势。根据米内网数据,2024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城市实体药店+网上药店)中成药销售额超过1500亿元。从销售情况看,78个中成药合计销售额超过250亿元,超30亿大品种领跑;从增长情况看,20个中成药涨逾50%,其中7个实现翻倍式增长。
综合上述两组数据来看,中医药市场存量中有增量,新的机遇正在浮现。
首先需要认识到,中医药的文化内涵及其与西药的互补属性决定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西药确实在治疗疾病的快准狠方面效果明显,但是中药更具温和无刺激的优势,同时中药文化已在我国传承多年。我认为最好的疾病治疗方案是中西医结合,中医的定位更多是长期慢病调理和养生这个市场赛道。”在接受采访时,甘一表达了对中医药行业的看法。
目前来看,消费需求一定程度指引了多普泰制药的未来路径。具体而言,中医药产业正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消费者的需求从单一的标准化转向多元化的个性化需求,为中医药行业贡献了核心的增长力——“中医+生活”。
展开来说,消费市场对中医药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治疗功能,而是更加注重身、心、灵三个维度的综合调理,其中情绪价值与心身疗愈更是成为了中医生活化的重要优势场景。
老牌中药企业由此求变。
变中亦有不变,坚持做“良心药、放心药”
目前多普泰制药的“变”已经体现在品牌塑造、渠道布局方面。
品牌塑造上突出现代化、大众化,比如多普泰制药“茶郎中”品牌就注重将古代经典名方与新一“袋”养生理念相融合,并在产品包装设计、宣传推广上结合国潮元素。与此同时,多普泰制药在渠道布局上更加多元。甘一提到,多普泰制药最早是做院线和B2B端出身,从去年开始转型做线上,以加速拓展C端业务。这一转型过程中,公司越来越看重消费者心理的变化,并主动适应和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据“多泰”品牌公众号透露,近年来多普泰制药正持续拓展抖音、小红书、快手等内容平台,逐步打通“认知—兴趣—转化—复购”的营销闭环,激活了品牌资产。
截至2025年1月,乌贝胶囊话题在抖音平台累计曝光超1亿次,打造近50条万赞爆款,品牌整体曝光量突破5亿次,已成为“中成药+内容电商”融合打法的行业样本。另外,多普泰制药与京东互联网医院达成战略合作,以打通OTC产品的线上问诊与闭环成交链路。总体来看,多普泰制药在互联网领域的探索越来越深入。
不过,也需要意识到,虽然当前中医药市场需求有了明显变化,但消费者对药物的高质量要求是不变的,“做好药”仍是相关药企需要坚守的核心准则。
对此,甘一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药品有别于食品、保健品等类目,其对品牌宣传有更加严谨的要求,没有太多取巧的办法。要把药品品牌做起来,更多靠积累。我们的产品疗效好、复购率高、口口相传,这样一点一点地叠加,才是做好一款药比较良心的方式。”
在这样的理念追求下,多普泰制药组建了一支由科研管理和创新能力出众的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团队,同时与多家医院及权威机构合作,在药品再评价、中药种植和标准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推动了中药产业全面提升和新药开发创新。
据悉,多普泰制药脉血康胶囊/肠溶片系列产品为国家医保和基本药物目录品种,是目前国内唯一标注了抗凝血酶活性单位的中成药,具有抗凝、抗血栓、抗纤维化、改善血液循环等功效,已被纳入《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用药指南》《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等多个权威临床指南。
可以看出,在“变与不变”中,多普泰洞察新趋势、坚守产品底线,放大了自身的发展机遇,也为行业带来了一个可参考的经营样本。
来源:医药研究社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原创及转载文章、图片、视频等(包括),版权归原作/译者所有,如您对文章、图片、视频有权利要求,可留言或通过邮箱、电话与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信息宣传部联系,我们将及时回复。原创文章除特别声明外,欢迎非商业转载,敬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