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数据显示,我国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已近50万家,已成为医保基金监管的重中之重。”8月9日,在医保高质量发展暨基金监管新形势研讨会上,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廖藏宜表示,医保定点零售药店作为市场主体,分布广、市场化程度高、具有逐利需求,现有的监管力量也不适应定点药店“宽进严管”的要求,导致其医保报销违法违规行为多发,监管难度大。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数据(2023年)》披露,截至2023年底,全国药店数量已突破66.6万家。据国家医保局通报,截至2023年8月底,全国定点医药机构达107.8万家,其中定点零售药店达48.4万家,占比为44.90%。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覆盖范围正逐步扩大,数量已占定点医药机构总数近半。
2019年至2023年,国家医保局共曝光了18起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典型案件,披露了180家次定点医药机构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其中,涉及定点零售药店共31家。经过长时间调研,廖藏宜和团队发现,“定点零售药店违法违规行为呈高发势头,已成为违法违规‘重灾区’。主要集中在虚假销售、二次回流药(倒买倒卖)、重复报销、串换销售四个方面。”
“门诊定点零售药店的基金监管存在诸多难点。”廖藏宜坦言,如行为隐蔽性强,大量的门诊结算数据可以掩盖违规数据,且很多属于当事人双方的私下交易;违规行为认定困难,对于高价值和滋补类的中药饮片不合理组方、中医康复理疗项目等行为是否违规界限模糊;过程难以追溯,违规行为当事人双方也难以记述既往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违法明细、金额难以认定,结算数据往往同时包含合规和违规数据,且大多数情况下,违规金额是编造的;证据难以获取,调查取证困难。
自2024年国家医保局在全国范围推进药品追溯码采集应用工作以来,快速将药品追溯体系建设延伸到医院、药店和参保人等终端使用群体,“药品追溯码对于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的基金监管形成了一定的震慑,随着买卖药品必扫‘药品追溯码’,无码医保不结算的实行,定点零售药店的医保基金监管将会有所改善。”廖藏宜表示,未来,定点药店医保基金监管也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比如确定药店管理制度是否建立;调查营业时间是否有药师在岗;了解非处方药销售中有无套取现金(刷卡后现金退付)现象、是否存在刷社会保障卡换购非医保支付的药品或其他商品等情况;是否存在使用医保基金支付非医保药品、保健品、化妆品、食品等情况等。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原创及转载文章、图片、视频等(包括),版权归原作/译者所有,如您对文章、图片、视频有权利要求,可留言或通过邮箱、电话与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信息宣传部联系,我们将及时回复。原创文章除特别声明外,欢迎非商业转载,敬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