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湖北省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玉在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湖北省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医保基金运行平稳,累计有13.8亿人次享受医保报销,基金支出约4680亿元,参保职工、居民目录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80%和70%左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是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充分彰显医保“为民”。建立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等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持续优化医保待遇、筹资、支付、监管四大机制,强化医药供给和医保服务两个支撑,推进公平、法治、安全、智慧、协同“五个医保”建设。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全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快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不断完善,惠民型商业医疗保险实现市州全覆盖。
二是稳步提升待遇水平,充分彰显医保“惠民”。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村低收入和脱贫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从580元提高到700元,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门诊慢特病病种从14类扩大至37类,11类门诊特殊疾病参照住院享受待遇,建立“单独支付”药品保障机制,将267种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罕见病等疾病的药品纳入“双通道”管理,按住院年度支付限额执行。
出台8项医保支持积极生育措施,将辅助生殖、分娩镇痛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全面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女职工本人,生育保险累计支出114.5亿元,惠及238.3万人次。
三是有效缓解看病就医负担,充分彰显医保“暖民”。将更多的新药、好药纳入医保目录,医保药品从2800种扩大至3159种,国家谈判药品增至427种。全省1575种中药饮片、配方颗粒、医疗机构制剂纳入医保支付。先后牵头开展三批全国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累计组织对650种药品、50类医用耗材实行集中采购。
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落地实施2.0版分组方案,不断完善配套机制,参保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呈逐年下降趋势。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和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深入开展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十四五”期间,累计追回医保基金51.5亿元,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
四是大力优化公共服务,充分彰显医保“便民”。推动“身边办”。加快健全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推动医保服务下沉延伸,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推动“线上办”。全省超过4500万人开通使用医保码,就医买药实现扫码直接结算,不少地方还可以刷脸结算。上线智能客服“AI助手”,开通“药品比价”小程序。医保服务事项线上可办率从2020年的55%增长至目前的100%。
推动“异地办”。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等9项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跨省直接结算范围从住院拓展到普通门诊和高血压、糖尿病等10种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率达到91%,服务超2800万人次。推动“高效办”。落实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做到“出生即参保、落地即享受”。医保信息平台响应时间达毫秒级,医保码日均结算超百万人次。
五是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彰显医保“利民”。持续赋能医疗机构和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组织全国规模最大的医保数据发布活动,在全国率先实行医保预付制度,大力推进医保与医药机构即时结算、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与商业保险同步结算,有效减轻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垫资压力。
新增和修订医疗服务项目687个,在全国率先制定“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支持湖北省“氙-磁共振项目”等新技术立项定价,推动更多体现新质生产力的新药、新技术进入临床应用,更好惠及参保群众。
来源:湖北日报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原创及转载文章、图片、视频等(包括),版权归原作/译者所有,如您对文章、图片、视频有权利要求,可留言或通过邮箱、电话与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信息宣传部联系,我们将及时回复。原创文章除特别声明外,欢迎非商业转载,敬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