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试点到全省
打破医保共济地域壁垒
2025年5月,福建省率先在省本级试点上线医保钱包功能,随后按统筹区分步推进运行,并于6月在全省范围内上线使用。此举彻底打破省域限制,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从“省内共济”迈向“跨省共济”,有效盘活医保个人账户沉淀资金,为参保人提供更灵活的医保资金使用渠道。
截至目前,福建省医保钱包应用成效显著:全省11个统筹区已实现全面上线,累计开通人数已超6.50万人。依托医保钱包,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转账已完成超6448笔,流转金额突破489.19万元。其中,省内账户转外省账户超3314笔,转账金额超259.56万元,外省账户转入省内账户超3134笔,转账金额超229.63万元。在就医购药等实际使用场景中,医保钱包累计消费更是已突破2117人次、超36.95万元。一笔笔跨省的医保资金流转,一次次便捷的就医购药支付,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更是将便利实实在在送到参保人身边。
医保钱包是什么?
医保钱包作为医保资金便捷管理与家庭共济的重要载体,通过关联个人医保码(医保电子凭证),整合个人医保账户资金管理、近亲属转账、就医购药结算等功能,为参保人打造“专属资金管理工具”。依托该工具,既打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仅限本人使用、跨省难流通”的局限,实现资金向参保的近亲属(配偶、父母、子女等)的跨省划转与就医购药使用,通过医保码快速完成结算,同步支撑医保核查与资金追溯,进一步提升医保资金使用效率与家庭健康保障能力。
多维度赋能
打造医保钱包便民服务新生态
福建省聚焦参保人所需所盼,从账户管理、支付体验、家庭保障等维度,创新机制、精准发力,推动医保钱包建设成为优化医保服务、惠及民生的重要抓手,全面提升参保人就医购药便捷度与家庭健康保障水平。
1.账户重塑:让资金使用“活”起来
针对传统医保账户管理不便捷、使用效率低等问题,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为参保人打造专属医保钱包,实现资金收支明细实时可查、账户状态清晰透明。通过创新管理机制,精准标记每笔资金流向,确保医保资金全部用于就医购药等健康保障,最大化发挥资金使用效能,让参保人对医保资金使用“心中有数、用得放心”。
2.支付升级:让就医结算“快”起来
以便捷高效为目标,优化医保支付全流程体验。参保人在就医购药结算时,无需额外携带实体凭证,仅需出示个人医保码(医保电子凭证),并选择医保钱包支付,即可完成快速结算,大幅缩短排队等待时间,提升就医舒适度。同时,拓展医保钱包线上应用场景,支持参保人在线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费用,实现参保缴费“零跑腿”。
3.共济扩面:让家庭保障“暖”起来
以打破使用局限为突破,构建医保资金家庭共济新模式。突破医保个人账户“仅限本人使用”的局限,参保人可通过医保钱包转账功能,将医保个人账户或钱包内资金,划转给配偶、父母、子女等近亲属使用,供其用于就医购药结算、居民医保个人缴费等场景。通过家庭共济机制,让医保资金从“个人保障”延伸至“家庭互助”,彰显民生服务温度。
“以前,参保人的家庭共济账户仅支持在省内共享个人账户资金,省外无法使用。”福建省医疗保障局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有了‘医保钱包’就不一样了,不管是转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还是医保钱包里的钱,都能实现快速到账,既省时间又没额外花费。而且操作也简单,参保人和家人只要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注册登录激活功能,参保人提交个‘医保钱包转账申请’就行;家人后续就医购药、缴居民医保费,刷医保卡、扫医保码,甚至‘刷脸’都能直接用这笔钱,实现医保资金在家庭成员间的灵活调配。”
来源:福建医疗保障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原创及转载文章、图片、视频等(包括),版权归原作/译者所有,如您对文章、图片、视频有权利要求,可留言或通过邮箱、电话与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信息宣传部联系,我们将及时回复。原创文章除特别声明外,欢迎非商业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