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疾控局等21个部门联合制定《健康四川行动──“四大慢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进一步加强四川省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这四类慢性病的防治工作。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到,因地制宜改良发展“三减”川菜,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养老机构等推广合理膳食,引导居民减少食用高盐高糖高脂食品。加强学校健康教育,保障中小学生每日在校运动至少1小时时间,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学校考核评价体系。
同时,全面落实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推动医疗机构依托门诊、体检和住院诊疗开展机会性筛查,加强个体化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综合评估服务。
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到2030年,癌症危险因素综合防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显著增强,规范诊疗水平稳步提升,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患者疾病负担得到有效控制。
其中提到,构建分层癌症筛查体系,在癌症高发地区中持续开展组织性筛查,各地结合实际开展高危人群机会性筛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提供癌症风险评估服务,引导高危人群接受防癌体检。
在减轻群众就医负方面,将提高抗肿瘤药物可及性。鼓励仿制抗肿瘤药物,按程序纳入鼓励仿制药品目录,扶持本地医药企业与科研院校、医疗机构合作研发、注册和生产。做好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落地工作,确保目录内抗肿瘤药物费用及时按规定结算。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则着重提到,控制危险因素,降低发病风险。其中,推动重点和高风险人群疫苗接种,加强疫苗接种宣传,引导“一老一小”和慢性病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新冠病毒疫苗。鼓励有条件地区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
在发挥中医药作用方面,强调加强中医治未病中心建设,推广应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治未病干预指南。支持中医类医疗机构建设肺病科和康复科,鼓励综合医院、呼吸专科医院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普及针灸、穴位贴敷等中医非药物治疗适宜技术。
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中,记者看到,方案明确提出到2030年,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达到60%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到70%及以上。
方案提到,持续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提升行动,强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深入推进“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和“体重管理年”等专项行动,推广应用肥胖、糖尿病等8个食养指南,倡导糖尿病高危人群和患者定期测量血糖、血脂和血压,维持健康体重。
来源:四川省卫健委、四川发布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原创及转载文章、图片、视频等(包括),版权归原作/译者所有,如您对文章、图片、视频有权利要求,可留言或通过邮箱、电话与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信息宣传部联系,我们将及时回复。原创文章除特别声明外,欢迎非商业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